饭团看书->军事->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章节

第六十一章:变现

热门推荐: 我真不是富家子弟啊 去地府做大佬 我在末世当司机 异侦实录 荒野直播间 我本初唐 从东京开始当女神 每日秒杀:我对钱不感兴趣 跨界刑警 我家系统与众不同

实际上满五十斤的黑糖。

应该能提出三十斤左右的白糖才是。

但是因为前几次实验的失败。

导致先前浪费了一些糖水。

根据上会晋江糖店询问出来的价格。

二十五斤白糖将近能卖三十多两银子。

张洛内心激动不已。

这就是暴利产业。

最好的赚钱方法就是技术上的提升。

张洛也明白。

这种挣大银子的方法也不能长久。

当提出白糖的方法传遍大江南北后。

白糖自然而然的不再是奢侈品了。

价格会回归平稳。

银子也就挣不了几个了。

等到几十年后的万历年间。

一斤白糖不过八百文钱。

大概只有一斤黑糖两倍多的价格。

在嘉靖年间已经有了少数人掌握了提晶技术。

手法只要传播开来。

白糖的卖价会成倍速的下跌。

想到这里。

张洛开始将提出来的白糖包装起来。

来不及等到鬼市再开门了。

这回去县城里读书。

就得把这些白糖变现。

三天后,进入了六月。

第一次来晋江县城的时候。

是半个月前和张长伟一块到县衙里交罚银。

现在到了六月初。

已经是和康教谕约定好上课的日子了。

上回张洛巧妙的使用了。

范文正公的名词。

让康教谕打消了辞官的念头。

他回到县学着手开始进行县学改革。

晋江县内有二官学和一私学。

泉州学堂是私人学堂。

但却是整个泉州府中试最高的地方。

在福建省都有不小的名声。

外地人来到晋江县。

都会到泉州学堂来上学。

泉州府学位于晋江城外。

有泉州官府的支持。

府学银两比较充裕。

招生面又广。

凡是泉州府各县,各乡,卫所的人。

只要过了童试都能就读。

这两年间也有几人中举。

算上得上仅次于泉州学堂的存在。

唯独这晋江县学。

有家境的人都去泉州学堂求学。

家里条件不好的。

也都想尽办法去城外的府学读书。

在康教谕到任前。

县学里大部分的秀才都是挂个名头。

想着每月领二两银子。

等到康教谕开始整治县学乱象。

这些秀才苦于新的制度太严。

被康教谕剥夺秀才资格。

全都自主离开县学。

康教谕拿着多出来的秀才银碌。

再加上自己每月的一点银子。

弄出了一个面向本县平民学子的补习班。

每月的三到八号。

学生来县学上课。

期间的衣食住行。

都有县学负责。

也算是给一些寒门子弟们。

一个免费读书和学习交流的场所。

康教谕拿出了自己的全部俸禄。

他一个没有品级的学官。

每月本来就没多少银子。

如果不是家中亲戚没有和他同来。

还在江宁老家种田。

康教谕这种做法。

都养不活全家。

为了让县学有更多的经费。

康教谕又自己在县学后面。

开了二亩荒地。

身为一县的主学官。

还要自己动手种田。

这事一下成了晋江县的大笑闻。

泉州学堂的院长对这事意见不小。

认为康教谕作为学官。

不该去做这种有辱斯文的事情。

康教谕倒是不在乎他人的指责。

按照自己的所想的边种田,边讲课。

像吴秀才这种穷生员很快便发现。

这位新来的康教谕授课非常尽责。

之前的几任县学教谕。

都把这个位子当个垫脚石。

在县学呆个一年半载的。

就运作几下跑到别处去了。

他们既没有授课的本事。

也没有心思呆在县学里面。

比如上一任教谕从到任至调任。

七个月的时间就没给生员们讲过一节课。

康教谕虽然没到进士水平。

但以他的知识教导一帮秀才是卓卓有余的。

这几天学下来。

吴秀才感觉自己长进不少。

对马上到来的考核。

也没有太多的担忧了。

不过晋江县的大部分寒门学子。

对于康教谕新办的补习班。

都保持观望态度。

康教谕在新知府到任的那一天。

不肯行跪拜礼的的事情。

在县城里已经传遍了。

部分读书人担心知府记恨康教谕。

导致自己受到牵连。

在古代师生关系不亚于父子。

进了康教谕的课堂。

就算是他的弟子学生了。

要是因此被知府盯上那自己这辈子就完了。

而泉州学堂本身也有对寒门子弟开放的条件。

泉州府天赋不错,读书用功的。

如果家境不好,交不起学费。

泉州学堂可以给于免学费的待遇。

进了学堂可以业余时间干些活来养活自己。

所以十几天的时间了。

愿意参加补习班的学生。

算上张洛不过五人。

对于这种结果。

康教谕事先已经料到了。

张洛身上带着镇海卫的路引。

又有县学开的书据。

守城的兵丁没敢勒索钱财。

县学下午正午开学。

这会才刚到中午。

张洛来到上回的糖店。

这糖店老板躺在木椅上。

闭着眼睛似乎是半睡状态。

听到有进门的声音。

糖店老板马上从椅子上坐起。

热情的欢迎的张洛的到来。

“这位郎君,上回买的糖丸不错吧。”

“小店一直是正经买卖。”

“都是正宗的福建本地糖。”

过了近半个月的时间。

糖店老板竟然还认得张洛。

张洛说道:

“好吃,好吃。”

“请问店家所姓?”

“在下姓王,小郎君这次想买多少?”

张洛笑着说道:

“不不不,王老板。”

“我这回不是来买糖的。”

“是来向你卖糖的。”

“向我卖糖?”

王老板不解的看着张洛。

只见张洛打开一个随时的包裹。

一打开里面全是张洛刚制出来的白糖。

“是白糖霜!”

王老板赶忙朝前走上几步。

仔细看了看张洛的白糖后。

摇头说道:

“这不是糖霜啊,这不过是把冰糖打碎了而已。”

张洛疑惑的说道:

“这为什么不是糖霜?”

王老板说道:

“糖霜轻细,如白雪般小点。”

“和你这种不一样。”

张洛这下清楚了。

明代的糖霜就是以后的糖粉。

自己结晶出来的白糖。

和能卖出高价的糖霜是不一样的。

张洛问道:

“王老板,这一斤冰糖你能出多少价钱?”

王老板又看了几眼白糖。

心里盘算着。

这种自制的冰糖喝福州府比不了。

相关推荐:假面(全)神秘尽头重塑华娱我的舰娘吃舰娘软饭的日子